過年前,看到 @ygern寫了一篇『工作大未來——「無條件全民基本收入」』。其實,我約莫一年前就看過相關論述。正如 @ygern在文章所解釋,這概念並不難懂,也可以說是有一定道理。
就跟區塊鏈一樣,很多東西的實現,挑戰並不在於理論正不正確,技術到不到位。挑戰其實往往在於,我們怎麼樣轉念到那個世界。轉得過去,這就是「對」的;轉不過去,這些就都是「胡扯鬼扯加囈語」。
對,人類想出這些觀念,而這觀念要能改變世界,就得有夠多的人相信它,支持它。而這往往是困難的,不是一蹴可幾的。
舉例來說,「人就應該工作」這觀念已經跟隨人類起碼幾百年了。不工作就是社會的蠹蟲,工作收入愈高社會地位越高,領救濟金過活被認為是丟臉的... 最典型的,就是美國的清教徒思想裡,身為人就應該勤奮工作的想法。
人類思想史上,有太多的思想,其實都跟歷史階段與時空背景有關。美國建國先鋒們,在這廣袤的新大陸上,脫離英國,要建立一個偉大的帝國;而他們沒有機器人,沒有電腦,沒有人工智能,只有人類的雙手與智慧;所以,勤奮工作自然是當時社會應該珍視的價值。
但普羅大眾,不太容易從既定的社會價值中解放出來,價值觀很輕易地一代傳一代,即使到這一代,這價值觀已經不是那麼有必要。這是人類的優點也是缺點。
UBI是否還太早?可以討論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勤奮工作應該被社會尊重這觀念,確實是遲早應該過時的。如果你看到這裡,感到有一點不以為然的話,或許你可以試試反問自己一些問題。你或許會發現,工作,只是手段,沒有什麼了不起。當目的已經改變,手段自然失去價值的依歸。
這篇文章其實,也沒想要論什麼道理。只是,我今天獨自一人走在熱鬧的街上,看著剛過完年的人們,在百貨商圈還在抓緊機會享受過年的餘溫,手上提著大包小包戰利品,餐廳裡裝滿甚至溢出還在花紅包的吃客潮
... 我也不例外,手上拿著老婆買的奢侈品,先被差遣回家去顧小孩 ...
source - pixabay
這時候我看到路邊一個乞討者,拿著口香糖盒子輕輕向路人搖晃示意,眼角餘光瞥見,應該是一個身障者,手似乎有些變形,口齒也有些不清,逕自喃喃自語著 ...
我不是一個有愛心的人,並沒有停下我的腳步。或許是因為我手上提著資本主義的符碼,不敢在被剝削的弱者面前逗留?
路上我一直想著,那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?是一種生物性的驅動?知道不賣出去幾條,晚上就得餓肚子?他還能以我們所熟悉的人的狀態活著嗎?還是其實已經是接近一個被社會規則所制約的獸?(原諒我的語言,當然我毫無歧視意思,至少,在我意識層次。)
如果這位大哥,還是以我所能認知的人的姿態存在,那想必很快就得要消失。因為人不能接受,自己為了幾塊錢,在路邊乞討,而路人們可以用各種悲憐的,無視的,冷漠的,方式來對待我,而不憤怒,不悲傷,不歇斯底里...
憤怒,悲傷,或歇斯底里,都改變不了這現實。現實是,他只能,也只知道,用這方式來延續他的生命。憤怒,悲傷,或歇斯底里,只能是化身為獸,或是那不知名存在狀態的前奏。
這社會的一切現狀,由一切人的意志所負責。你既定義了你所屬的集體,也同時被這集體所定義。他的乞討,與我,與經過的所有人,並不是毫無關聯的,儘管這社會可能教導我們:『你有好好地工作,你很棒棒;不像是街上那些乞討者,是社會的寄生蟲。』於是,我們夜裡可以入眠,於是我們兢兢業業,把工作意識也輸入下一代腦海裡 ...
於是我今晚寫下這篇,所以我才能夠入眠,才能夠遺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