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爱的是爱情本身——廖一梅《悲观主义的花朵》

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高中,最近拿出来重温。故事的情节很简单,没有太多跌宕起伏和戏剧冲突,作者本身就是个编剧,三言两语就能把角色塑造起来,整本书以对一个个场景的描述推进,画面感十足,个人风格也很突出。

翻开第一页,内封旁边就写着:

为爱而生,很多人这样标榜自己。为爱而生?不,我不为爱而生,爱是我躲之不及的怪物,是人生对我抛出的媚眼,顾盼有情中生出的一点眷恋,是这世界将你抽空、打倒,使你放弃尊严的唯一利器。别大言不惭地谈论为爱而生吧。

其实某种程度上已经预示了,陶然就是一个为爱而生的人,无论是否愿意,都逃不掉。




陶然努力想追求正确的生活,实际上却一心向往有趣的生活。比起所谓的罪恶更难以忍受愚蠢和平庸,毕竟罪恶里还时常蕴藏着某种激情和勇气,而平庸与乏味则毫无美感。她想要吸血鬼的爱情,追求致死的激情,永恒的欲望,与快感相生相伴的忧伤,在痛楚和迷狂中获得的永生。拼尽了全力想要消除内心的不安,寻找刺激和与众不同,却发现能做的只有忍受,忍受这个充满虚无的人生。

然后她爱上了陈天,这个让她痛苦不堪的男人,任凭拥有再多理智也无法逃脱。一开始就告诉自己要保持距离,一个比她大将近二十岁,有个不肯离婚的老婆,一个爱吃醋的情人,一个人尽皆知的坏名声,跟他发生任何瓜葛都是不允许的。

可是她高估了自己的世故和老练,他会在晚上十点打电话来说我想你,开车来只为见你一面。他记得你爱吃的菜,上次见面时你头发的长度,他的好心和关怀真实可信,恰到好处,你只能一点点地掉入他的温柔和体贴,深陷其中无法自拔。

然后就是无穷无尽地等待。他没来的时候她只能等待,不主动找他,给他充分的空间和自由,不干涉不过问,以此将自己与他其他的女人划分,所有的思念都深藏心底。可等他来见她了,她却因为有无数的话想说而不知从何开口,找不到恰当的方式和语言,越是这样就越是难受,越是难受就越说不出口。




那天跟爱林见面,我们都说起各自的父母,这些年来无穷无尽的争吵,和对我们的影响。

“其实很多时候,他们争吵不过是因为没有从对方那里得到爱,又不知道如何去正确地沟通。”

“我觉得沟通也未必有用,有时言语是很无力的。你感受不到爱,可是你去说了,就是用尊严去换,这样就算得到了你也是不开心的,而且也不一样了。”

这让我想起了陶然。

陶然说:

他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,既不会对他刨根问底,也不会跟他死缠烂打,他利用了我的克制。坚强的人应该承担更大的痛苦,因为这个倒霉的姿态,我被认定为是强的一方,应该接受伤害的一方,没错,接受伤害,扬起你的头吧,这是你的天赋!

……这些美丽的痛苦,我可以拥有它,我是任性的,那么就再任性一次!娇惯自己吧!怜悯自己吧!低下你的头吧!坚强——这令人不快的美德,不被同情,不被可怜,不被娇纵,是世界折磨你的借口,是人们伤害你的口实,还带着它干什么?丢弃它吧!

有的人生而被罚之多情,有的人则生而被惩之坚强。多情的人会被谅解,坚强的人却得不到宽恕。

为了在他面前保持尊严,无论有多么想念他,都自己消化。她故作轻松,装作若无其事。她知道,就算用尊严去换,也换不来自己想要的爱,所以就算痛苦得想落泪,也要扬着头。

但是转念一想,她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爱情呢?她得到的真的是爱情吗?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也是这样,以为自己深陷对某个人的爱情当中,但陈天事实上已经做了选择,无论他怎么解释,他都选择了沈雪,那个比她还年轻的他的秘书。将她维持在痛和快乐的平衡点上,也许这正是陈天吸引她的地方。想想如果陈天没有对她那么残忍,没有总是优先他的情人,这份热情并不能维持很久。毕竟无论精神还是肉体,他都没有满足过她。这是一个爱的幻觉,她在这份幻觉里克制,隐忍,别扭地坚强着,患得患失。她想念、渴望、钟情的终究只是爱情而已。


书摘:

不安感是我人生的支柱,一切事情的因由。为了消除这种不安,我拼尽了所有的力气。年轻时放纵的日子,寻根溯源也是来源于此。我寻找刺激和不同的状态,是因为我害怕我的生命空空落落,唯恐错过了什么,唯恐那边有更好的景致,更可口的菜肴,更迷人的爱情,更纯粹的人生,于是便怎么也不肯停下脚步,匆匆扔了手边的一切向前急奔而去。后来我才知道,没有更好的东西了。这里没有,那里也没有。
这段话真是满满的绝望,无论在哪里人生都无意义,无论在哪里人都不会停止寻找意义。


人生唯一能带来充实感的事情就是创造,我既然要度过这个人生就得依赖这种充实感,这种“幸福的预感”,而我无力“开拓疆土”,只会写作,只能写作,只有写作。

共勉。

H2
H3
H4
3 columns
2 columns
1 column
Join the conversation now
Logo
Center